登录站点

用户名

密码

多瑙河之波

1已有 1680 次阅读  2012-12-30 01:05   标签军乐队  伊万诺维奇  罗马尼亚  多瑙河 
   《多瑙河之波》的作者是19世纪末罗马尼亚的作曲家扬·伊万诺维奇。他长期在布加勒斯特军乐队中任职,创作过一些器乐作品,但只有《多瑙河之波》有影响并且流传。这部作品原是一首为军乐队创作的吹奏乐圆舞曲,采用维也纳圆舞曲的形式,演出后由于受到人们的欢迎,作曲家还把它改编成钢琴曲,亦有手风琴曲别有韵味。后来,这部作品在巴黎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。
   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杨·伊万诺维奇和他的作品便销声匿迹了。或许弱小的民族在文化上也逃脱不了被人宰割的命运,1902年日本人将这部作品填了词,堂而皇之地使这部罗马尼亚作品摇身一变,竟成了名为《朦胧月中春之夜》的日本歌曲。在我们看过的描写日本早期内容的一些电影里,经常出现这部作品的旋律,如《啊!野麦岭》影片开始时的宫廷舞会,用的就是这首曲子。足见日本历来都是以侵略他人财物为乐的小人民族,真是龌龊、可耻。
    德国和日本战败之后,罗马尼亚拍摄了著名影片《乔松的故事》,也就是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《多瑙河之波》,是一部反法西斯影片,故事集中,情节动人,感染力强,在罗马尼亚电影史上有一定地位。导演丘列伊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艺术家,他常常自导自演,在有的影片中还担任布景师。他的导演手法朴实、深刻、含蓄。演技也很细腻风趣。此片获1960 年卡罗维发利电影节大奖。此片将该曲作为主题曲,取名为《结婚纪念日之歌》,同时向世人揭示了这部作品的真实身份。至此,这部本应属于罗马尼亚民族的优秀作品才得以物归原主。
    乐曲《多瑙河之波》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,由序奏、四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。伊凡诺维奇所作圆舞曲的旋律以小调色彩为主,优美、舒展而略带淡淡的哀愁,具有独特的个性。
    序奏以快板开始,然后在2/4拍子的曲调上转为行板,最后以小调色彩和4/4拍子奏出由主旋律演变而成的曲调,从而结束序奏段落。多变的速度和节拍使整个序奏部分充满了生气勃勃的活力(有些改编曲将序奏部分略去,直接演奏第一首小圆舞曲,使整体活力骤减,顿失波涛汹涌搏动的生机)。第一小圆舞曲的第一主题徐缓委婉,其旋律如同缓缓回旋流淌的河水或一首温柔亲切的歌曲一般;紧接着的第二主题B,每一乐句都先紧后松,反复出现的八分休止符,使乐曲充满了跳跃感。 第二小圆舞曲的大小调色彩变化丰富,也以两个对比性主题构成。第一主题A的舞蹈气氛比较强烈;第二主题B使用了大量的跳进音程,但仍然保持着流畅的特点,犹如翻滚喧哗的河水滔滔东去。结尾部分先将序奏的素材加以演变发展,然后再现第三小圆舞曲的主题和第一小圆舞曲的第二主题B,颇有回顾留连忘返之感,然后通过乐队全奏有力地结束全曲。
    最近我用手风琴演奏《多瑙河之波》,深感他旋律的优美,非这种纯簧片乐器才能将其表现的如此贴切入微而独具特色。
 
《多瑙河之波》影片插曲  
(歌词)
当太阳升起照耀在水面上   

白云飞 浪花跳   
金光闪 风儿唱   
看多瑙河滚滚流翻波浪   
给两岸安排了无穷尽好风光   
两岸呦 山峦啊 郁郁苍苍   
两岸的田野笆沃宽广   
河面上船儿如行云来往   
真叫人心驰神往   
有多少美丽的传说在讲   
有多少动人的歌谣在唱   
你哺育我们的亲爱家乡   
你灌溉大小村庄   
啦啦啦啦啦.....   
 两岸呦 山峦啊 郁郁苍苍   
 两岸的田野笆沃宽广   
 河面上船儿如行云来往   
 真叫人心驰神往
 
 
分享 举报